近年來國人日益重視生活及休閒品質,利用假期從事自然生態相關旅遊活動的人也愈來愈多,在各生態保育社團之共同倡導下,參與賞鳥、賞樹、賞螢、賞蛙、賞蕨、賞蜻蜓及森林浴等生態旅遊活動,已蔚為風尚。在這自然觀察主義儼然已成為知性之旅及生態之旅主要潮流的時代,大家的眼光逐漸注意到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綠色小精靈-苔蘚植物。其實賞苔蘚活動四季皆宜,在歐美等先進國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,日本地區更有許多以苔蘚著稱的寺廟及園林,其中各形各色的苔蘚植物,將生態環境粧扮得細緻動人。台灣地區,重巒疊翠,雨量充沛,氣候溫濕,繽紛多樣的苔蘚植物,正是自然觀察活動的最佳對象。據特有生物中心指出:全世界約有23,000種苔蘚植物,台灣即擁有1,500種以上,苔蘚植物的密度及多樣性之高,舉世聞名,很適合推動賞苔蘚活動,且賞苔蘚的裝備很簡單,輕鬆的登山健行穿著即可,若能隨身攜帶一個10倍放大鏡則更好。
苔蘚植物顧名思義,可分為苔類及蘚類,從外觀分辨這兩大類並不困難,佐以放大鏡的輔助就更容易了。首先要辨別植物體是由莖和葉所構成的莖葉體,或是無法區別莖葉的片狀體。一般而言,苔類為莖葉體,可區分為直立和匍匐生長兩大類型。苔類的葉片通常同形且不開裂為裂片狀,常具有1或2條中肋,例如金髮苔、卷柏苔等。蘚類則有莖葉體和片狀體兩種形態,莖葉體蘚類葉片通常有側葉、腹葉之分,且開裂為裂片狀,不具中肋,例如鞭蘚、羽蘚等;片狀體蘚類又可區分為簡單型和複雜型兩大類,複雜型片狀體蘚類其組織分化,表面通常具有氣孔,內部具有氣室和同化絲例如地錢、蛇蘚等;相對而言,簡單型片狀體蘚類其組織未分化,植物體通常略呈半透明狀,例如片葉蘚、帶葉蘚等。除了外部形態的不同外,蘚類的細胞中具有油體,故揉捏一小段蘚類植物體,常可聞到一股略帶刺激性的揮發氣味。
苔蘚生長環境很廣,從都會區的行道樹、安全島、牆角磚縫至3,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都可見其蹤影,可謂植物界的極限生存高手。台灣地區一般而言,以海拔1,000公尺至2,000公尺左右的地區,例如中部的溪頭及奧萬大等地區,苔蘚植物多樣性最高,而這些地區正好是國人踏青或森林遊樂區分布的主要區域。特有生物中心提醒大家下回到野外欣賞大自然時,別忘了注意樹上、地上、石面甚至植物的葉面上,一群細緻可愛的苔蘚植物正等待您的細細品味。該中心亦呼籲,在賞苔蘚時應注意安全,且不任意刮取或挖採苔蘚、攀折植物,以減低對生態的衝擊。此外,苔蘚植物對環境極為敏感,愛它就把它留在原地,不要帶回家。
同好會第一份的標本集,即將熱騰騰的出爐囉~~~
同好會第一份的標本集,即將熱騰騰的出爐囉~~~
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
自然觀察新主張-賞苔蘚樂趣
[左圖為蛇蘚 Conocephalum conicum (L.) Dum.]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張貼了意見---好像意見的筆數沒有更動
回覆刪除不知有沒有貼上去呢?
想請問不知是否可以幫忙鑑定一個苔蘚植物?
回覆刪除當然可以 舉凡 大小各式苔蘚 角蘚……
回覆刪除如果有不認識 不清楚的 都可提出來 在這兒討論……
我們 就會動用可動用的 人力 物力(器材)
幫忙鑑定 辨識
雖然我功力是功力最淺 (所以負責網站及連絡事宜!)
但是 我們從權威 ,大師 到專家 都有
都很樂意幫 對苔蘚有興趣的人解惑
相信能幫到一點忙~。
真是感謝!
回覆刪除我們把照片貼在以下網址
http://npuir.npust.edu.tw:8080/index.php?op=ViewArticle&articleId=889&blogId=2
麻煩幫我們看看好嗎?
另外 liverwort 的翻譯因為有不同版本
回覆刪除原本有人建議改為 "蘚"
但是因為許多日誌中的圖及文字無法全盤更改
所以目前先只打 英文
黑胡桃您好
回覆刪除應該是
石地錢Reboulia hemisphaerica
多室石地錢科Aytoniaceae
石地錢屬Reboulia Raddi
恭喜您
最近恰巧是它最美的時期
孢蒴(黑色部份)漸漸成熟爆開
過些時候(夏天)將反璞歸真
不再有傘狀物
要等到接近冬天才能再見蹤影
謝謝您熱心協助解答(感謝萬分喔!)
回覆刪除再請教一個問題,在孢子囊尚未打開之前傘狀構造下方也許多鬚鬚狀的構造,一直找不到構造名稱,是否也可以請您幫忙看一下
圖片網址如下
http://npuir.npust.edu.tw:8080/index.php?op=ViewResource&blogId=2&resId=13591
那叫鱗片(Scale)
回覆刪除